税计划网站 第716页
-
技术转让享受所得税优惠应具备的条件
优惠条件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和实施条例第九十条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号,以下简称212号文件)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 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 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
可全额税前扣除的个人捐赠项目
关于个人捐赠税前扣除的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可全额扣除规定主要有以下15项,具体规定如下: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电子游戏厅有关所得税和营业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1号):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24号):社会力量资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研...
-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梳理
2011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明确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1]202号)第二条第三款规定...
-
已获批的税收优惠能否放弃?
问:四川省某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符合免征2010年~2012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条件。该企业2010年亏损1万元,2011年盈利20万元,2012年亏损15万元,2013年预计将有较多应税所得,但将不再享受减免税政策。该企业能否放弃2012年的减免税优惠?如果可以放弃享受2012年免税政策,2011年的盈利是否需要补税? 答:《四川省地税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管理办法〉的公告》(四川省地税局公告2012年第1号)第七条规定,企业申请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应遵循“一事一备”原则,即每一项优惠应独立作...
-
国税发[2007]10号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7]10号 2007-02-0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现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自2007年3月1日起实行。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 一、总则 (一)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以下简称所得税汇算鉴证),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和《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消息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总理报告现场传来这些重磅消息!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一、去年工作回顾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二、“十四五”主要目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三、今年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
-
反对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 因为会弱化百姓税收意识 但应对富豪企业家严征!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两会”期间,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专门就个人所得所得税改革问题做了解答,近日,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的讨论再度兴起。基于对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长期观察,结合对权威人士、主流媒体所披露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信息的解读,以及对社会各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热议问题的关注,形成如下辨识。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观察 1994年税改形成了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制。20多年来,除对扣除额进行过几次调整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
-
个税改革方案有望上半年出炉 起征点是否调高受关注
近年来,作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个税”话题一直是舆论热点。去年围绕“个税”出现了多个热点话题,比如“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36年未改,800元起征点挤压实习生”“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将成个税调节重点”等。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介绍今年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时提到,要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研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作为财政系统的年度重要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工作将成为今年财政部的重点项目,肖捷释放的信号无疑让人们对个税改...
-
高培勇谈死亡税率:解决办法就是增加个人缴税 但是没人愿意啊
本文源自高培勇在2016财经战略年会上的演讲 高培勇,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以下为发言实录节选: 我本人是研究财税的,几十年如一日,这几十年当中我特别注意不搞跨界的发声。比如说金融领域,德旭院长、承惠所长,金融领域的事情,我历来有足够的敬畏之心,我连买什么理财产品都要问德旭。讲房地产倪鹏飞是专家,除非他邀请我谈房地产和财税有关的东西,我才敢参加他的研讨会。宋瑞是旅游的专家,旅游问题我敢随便发声吗?也不敢。做学者要有基本的门槛意识,要有专业的认识,越是接近于操作层的产品越是要精准的专业分析,我这里...
-
高培勇批跨界发言被炮轰:谈税收非专业人士该闭嘴吗?
在几天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财经战略年会2016”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宏观税负问题就出在,几乎所有的税收都是从企业口袋里掏出来的,企业税降一点,个人税增一点,我们更多的百姓愿不愿意改这样一种结构? 高培勇还说,所有人都热衷于减税降费,为了减税降费就提出各种各样的政策主张,甚至把减税降费当做一个基本目标。但是殊不知不管是税还是费,从来都是和政府的支出绑在一起的,我们总要问你拿什么去减费降税?目标是好,但是归宿在那。很多人的分析绕开了...
-
企业负担重?部委举证:这锅不该让税收来背
资料图 “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只有把束缚老百姓(47.140, -0.18, -0.38%)手脚的绳索都解开了,才能真正发挥13亿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1月4日,2017年开年首个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用老子这句已经传颂超过两千年的话来诠释改革的无止境。 企业最期待的改革是什么?玻璃大王曹德旺吐槽中国企业税负过重后,这便成为了2016年12月以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开年,权威说法来了。 企业负担重,税收不能“背锅” 就在开年首个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明...
-
下一步要坚决整治“红顶中介”
2016年5月9日,李克强出席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资料图) “一定要下决心清理不规范的中介服务,特别要坚决整治‘红顶中介’!”李克强总理在1月4日的常务会议上强调。 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在部署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时,李克强曾形象指出,要警惕一些审批事项换个“马甲”,由政府职能转到与政府关联的“红顶中介”,要彻查“红顶中介”代替行政收费等现象。1月4日的常务会议上,总理重申道,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已经取消了许多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中...
-
经济学家圈:我想说学者你不是家奴 你不是被豢养的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比如没有人能对抗税。 人的力量又是有影响力的,比如专业的人不断创造奇迹。 2017年经济学是比较出彩的一年,产业政策之争让一直专注于短期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家们或多或少回归到经济学范畴之内,也成为多年以来的一个热点公共话题。 产业政策之争坦白讲,是经济学家圈策划出来的一个话题,换句话说,假如经济学家圈不策划传播这个话题,2016年并不会发生如此热闹的一幕。 经济学家圈9月9日刊发了《张维迎炮轰产业政策:从无知走向无耻!》一文,引发了公众关注,阅读量为50万+,随后12日刊登了《林毅夫...
-
央行和税务终于联合出手,中国再无铁帽子王!
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北京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亿万国人翘首等待新年的到来。然而就在12月30号,中国央行正式公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此办法的颁布宣示着持续22年的资本相对自由流动时代已经结束!一个可以偷漏税的时代终结了!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6第3号令,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当中的主要变化之一就是,将大额现金交易的人民币报告标准由现行的“20万元”调整为“5万元”。修订后的《管理办法》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
-
六大税种改革落地提速 个税改革将成明年“重头戏”
2016年被认为是我国财税改革的落地年。本轮敲定的六大税种即增值税、资源税、环境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中,前三个税种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果、消费税改革持续推进、个税和房地产税改革进展相对滞后。专家预测,明年个税改革将成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今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 “营改增贯通了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减轻了企业税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谭云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对产业升...